被指控詐欺罪別慌張!本文將從刑事程序流程、律師能提供的協助,到該不該找律師的關鍵建議,幫助你釐清自身處境,降低刑責風險、有效應對指控。
被控詐欺罪第一步:先了解你的法律處境
如果你剛收到警察傳喚通知書、偵查庭通知,或者突然被警方約談,這表示你目前正處於「偵查階段」,此階段是檢察官與警方調查犯罪事實、蒐集證據的過程。這個階段非常關鍵,決定案件未來是起訴還是有機會獲得不起訴處分,對後續是否需要出庭、是否留下前科,影響重大。
在刑法中,詐欺罪屬於非告訴乃論罪,也就是俗稱的「公訴罪」。這代表即使被害人沒有主動提告,或事後選擇撤回告訴、表示原諒,檢察官仍可依職權主動偵辦、提起公訴。而在地檢署偵查後,案件通常會有以下三種處理結果:
- 不起訴:檢察官認為被告無犯罪嫌疑,或者此案件不被定罪才符合社會公義,將會採取不起訴處分。
- 緩起訴:涉犯的是較輕微的罪名(例如妨害名譽等),且具悔意並願意配合改善(如賠償、道歉、勞動服務),暫緩追訴。
- 提起公訴:將案件送交法院進入正式審判程序。
雖然取得被害人原諒不一定就能完全免除刑責,但實務上,律師通常會建議儘早與對方協商達成和解。如果檢察官認為雙方已和平解決爭端,被害人不再追究,加上被告態度良好、有積極賠償或悔意,則更有可能獲得緩起訴的處分,避免進一步被起訴入法院。
詐欺案件的處理流程全解析:從偵查到審判
當你被捲入詐欺案件,不論是報案方、被告、還是無辜涉案人,都必須面對刑事程序。從一開始的警察調查,到地檢署偵查、是否起訴、法院審理、判決與上訴,每一步都可能影響你未來的自由、名譽與人生。以下是完整流程解析:
第一階段:警察初步調查
多數案件從被害人報案開始,警方會展開初步調查。
你可能會遇到的情況:
- 接到警局通知「到案說明」
- 被列為證人或嫌疑人(通知書會標明身分)
- 被要求配合調查、交出手機紀錄、銀行帳戶資訊等
提醒:不要輕忽「只是問話」的通知,筆錄紀錄將影響後續案件方向。建議在警局偵訊前諮詢律師,避免不自覺間留下不利供詞。
第二階段:地檢署偵查(檢察官偵辦)
接續流程:警方將調查報告移送地檢署,由檢察官接手偵查。
偵查可能結果:
- 不起訴處分:證據不足、不成立犯罪、不起訴。
- 緩起訴處分:檢察官認定犯罪輕微、有悔意、可給一次機會(條件如繳交處分金、道歉、參加課程等)。
- 提起公訴(起訴):進入法院審理,需面對正式的刑事訴訟程序。
偵查中重要環節:筆錄製作、是否與被害人達成和解;是否提出有力證據證明清白;可請律師陪同出庭協助辯護、蒐集資料。
提醒:這是案件轉折最關鍵的階段,能否爭取不起訴或緩起訴,往往取決於被告的態度、證據充分與和解進度。和解成功不保證一定不起訴,但對緩起訴影響重大。
第三階段:(若被起訴)法院審理
若檢察官決定起訴,被告就必須進入法院審判程序,接受法官審理。
- 一審程序:開庭審理,檢察官提出犯罪事實,被告有機會答辯。一審通常需數月到一年以上,視案件複雜程度與開庭次數。
*可能的爭點:是否確實構成詐欺?是否有主觀詐欺犯意?證據是否成立?是否有補償、和解?
- 二審與三審(上訴程序):
不服一審結果,可向高等法院提出上訴(第二審),再至最高法院(第三審)。
提醒:若一審被判刑但條件允許,可請求緩刑;若證據明確、補償完整,律師可爭取輕判或緩刑。
詐欺案件進展時間表(預估流程)
階段 | 所需時間 | 可能發生的情況 |
警察調查 | 1~3個月 | 筆錄、資料調閱、被通知說明 |
地檢署偵查 | 1~6個月(視案件而定) | 不起訴、緩起訴或起訴 |
法院審判 | 約半年~1年或更久 | 一審、二審、三審 |
緩起訴處分(若獲准) | 最長3年(依條件) | 遵守條件即結案、無前科 |
實務上的程序壓力與風險提醒:
- 壓力一:被列為被告後的社會觀感與精神壓力,常因為警局通知或開庭而影響工作、家庭、情緒。
- 壓力二:蒐證與應對策略需專業協助,多數人不熟悉刑事訴訟流程,容易在初期就做出不利答辯,故建議與專業律師接洽。
- 壓力三:程序拖延時間長(許多案件從報案到判決需時一年以上)、長期不安定的壓力,可能影響生活。
找律師的好處是什麼?他們能提供哪些協助?
很多人在剛接到偵訊通知時會猶豫:「現在就找律師會不會太早?是不是等起訴後再說?」事實上,愈早讓律師介入,愈有機會降低風險、爭取有利結果。以下逐一說明律師能做什麼,及沒找律師可能錯過哪些關鍵時機:
律師能幫您:
- 陪同做筆錄、蒐證,確認有利及不利事實,模擬應訊等。
- 協助與被害人協商和解金額。
- 擬定訴訟、應訊策略,進行法庭辯護攻防。
可掌握程序進行、避免關鍵失誤(如筆錄不利、錯估情勢)及錯失辯解機會,並爭取減刑、緩刑、緩起訴,以及避免被誤判!
沒找律師可能遇到的風險:
- 被誤導或承認不該承認的內容:例如對案件內容「不好意思」但其實不構成詐欺,卻在筆錄中承認「有騙人」。
- 不知何時該說、何時不該說:沒有經驗,面對檢察官、法官容易慌亂。
- 錯失和解與減刑機會:和解談判失敗、和解金額過高或書面內容不符法律要件。
- 刑期被判太重,無緩刑機會:即使願意賠償,也無法有效呈現給法官,失去轉圜空間。
法律得來訴團隊由各領域專業的律師組成,當您或身邊的親友面臨詐欺罪的相關問題,法律得來訴團隊能夠即時的為當事人針對當下最有利的情境,去進行分析、蒐證與協助提告流程。立即聯繫,解決詐欺的問題!